持续整改系列之1 护理篇

2025-03-31

引言

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日益提高,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。XX医院拟于2024年进行医院等级评审三甲复评,针对全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需求,5月-8月本公司项目部邀请国家级著名护理评审专家XX老师到该院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,公司项目部多位内审员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进行多轮督导和培训,持续整改后的效果如下:

一、第一轮指导:全面梳理问题

2024年5月XX日我司项目部内审员冯老师、孙老师邀请国家级著名护理评审专家XX老师,对该院护理部、消化内科、新生儿科、手术室、消毒供应室、普外科开展多维度护理专项指导,具体指导内容如下:

(一)护理部

1、护理人员分析

1)床护比未达到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要求,但医院床位使用率只有60%,建议分析中体现床位使用率。

2)建议增加护患比、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比、职称比例、学历比例等分析。

2、人力资源调配

1)调配流程图:流程不清晰,建议重新画图,要体现白班、夜班、节假日分别怎么调配。

2)人员调配要有年度汇总表。

3、护士长考核

1)护士长考核还未落实,建议一年考核一次,考核结果交财务科,纳入绩效分配。

2)考核标准:科研和教学培训分值过高,建议降低分值。

4、护士岗位管理办法:建议临床一线护士和临床非一线护士合并统计,不分开统计。

5、绩效考核方案(草案):

1)建议实行奖励制,不实行扣分制。

2)基础绩效(基本工资、学历、职称、岗位津贴、工龄补贴等)比例过高,建议减少至30%,其他绩效占70%(包括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满意度)。

6、培训

1)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:部分内容属于方案的内容,建议重新梳理制度和方案。

2)规范化培训师资培养方案及计划、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及计划:方案和计划属于不同的内容,应分开制定。

3)2024年分层培训计划

a、高年资护士培训次数多,低年资护士培训次数少,建议调整。

b、无集中培训,建议适当增加几次集中现场培训。

c、未进行网络自学培训的处理措施要在方案或制度中体现。

d、缺培训年度总结,需补充,内容包括参培率、考核率、合格率、存在的问题、改进措施等。

7、机动库护士培训

1)机动库护士培训单列计划,不建议与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在同一张表上。

2)培训内容和课时过少,建议增加急诊急救和危重患者护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。

3)机动库护士培训可以集中在一天内完成,也可以每个季度培训一次。

8、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

1)质量与安全管理架构图:建议添加质控人员花名册。

2)护理质量反馈表:建议增加检查项目的分析。

3)如有普遍存在的问题,护理部要牵头整改。

9、不良事件管理

跌倒案例分析:不规范,无现状把握、原因分析和改进记录,建议重新整理。

10、护理查房记录

1)讨论要有中心,不能发散式发言,要围绕查房的目的和存在的问题。

2)要有护理新进展的内容,包括国内外最新指南,以及专业杂志上的新观点。

3)注意选择的病例要有查房的意义。

11、疑难病例讨论记录

(1)发言无层级体现,发言的护士应注明层级,从低年资到高年资发言。

(2)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问题建议请营养师和内分泌科护士参与讨论。

(3)注意护理难点要有针对性,是否是真的疑难点。

(4)医院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例少,可以两个月讨论一次。

12优质护理是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中护理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,故需严格落实。

(1)优质护理服务计划

a、6点:与标题不符,未体现优化服务流程的内容。

b、12点:考核不属于计划,考核内容应写入方案中。

c、9点、第13点:责任制整体护理内容重复,建议整合。

d、计划需重新修改,建议参考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》。

2优质护理总结

a、要有亮点和成效的体现。

b、要有支撑资料,如表扬信、锦旗、上级表彰等的图片。

c、要有数据体现,如跌倒的下降情况、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情况。

d、注意总结要与计划对应。

13护理制度

(1)缺目录,建议增加。

(2)护理核心制度不需要单独成册,建议放在护理制度汇编的最前面。

(3)分级护理流程图:未体现护士主动报告医生的流程,需完善。

13、护理质量考核指标:负责人要了解全国及全省护理质量指标的中位数,对异常指标要单独分析和改进。

(二)消化内科

1绩效方案: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患者满意度、护理难度体现不明确,建议重新讨论。

2不良事件无讨论分析,需补充完善。

3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

(1)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13名成员,数量过多,建议设3-5名成员。

(2)护士长应负责1-2项质量管理。

(3)无质量管理小组工作职责,需补充。

(4)针对突出的质量问题无分析改进,如3月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得分率低,为87%,应分析原因、制定改进措施,体现PDCA循环。

4优质护理:

1)优质护理实施方案

a、注意方案要能落实,如“改善患者饮食条件”无法落实,不建议写入方案中。

b、方案未体现专科特色。

c、建议用台账的形式体现。

2)优质护理措施的落实缺支撑材料,支撑资料包括图片、患者满意度、上级表彰、评优评先、表扬信、锦旗等。

(三)新生儿科

1、奶瓶不能在配奶间清洗,应在洗奶瓶间清洗。

2、洗奶瓶间未使用的窗户不能使用一次性治疗巾遮挡,应安装玻璃或者用婴儿画遮挡。见下图:

3、心肺复苏:流程错误,应先清理呼吸道,再胸外按压;按压深度未回答正确,应是1.5厘米。

4、无入科培训计划,需完善;入科培训计划包括培训课程和课时数。

5、制度:建议增加目录。

6、病人登记本:患儿外出检查要登记。

7、新生儿的全部用药都要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。

8、缺清洁员岗位职责,需完善。

9、建议新生儿科资料单独组卷,不与儿科的资料一起组卷。

(四)消毒供应室

1、应急预案:

(1)补充应急处理流程图。

(2)应急预案内容少,建议核对内容是否齐全,并补充完善。

2、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职责资料重复,建议使用岗位职责。

3、无菌物品存放区不能一周开展一次质量检查,需每天进行质量检查。

4、现场流程: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流程逆向,不符合院感要求,是扣分点。

5、消毒供应室对新生儿科奶瓶清洗、口腔科器械清洗要进行监管。

(五)手术室

1、无菌包检查记录表:对表格中无问题的空格要做标记,标记的符号自行规定。

2、制度

1)制度要注明修订日期。

2)制度不能与预案装订在一起,建议分别装订。

3、护理质控登记本与设备检查记录的内容重复,建议将两个登记表合并。

4、《四川省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(2023年版)》条款讲解:

1)内容分为四个方面:1制度、职责、应急预案;2质量与安全;3预案的培训与演练;4仪器设备管理。

2)注意制度要具备可操作性,格式要统一,杜绝错别字。

3)质量与安全管理:管理小组要有分工和职责;要有监测计划;要有检查、分析和改进。

(六)普外科

1、排班表:N0级护士管理危重病人,与护士的能级不匹配,应由N2及以上级别护士负责护理危重患者。

2、危急值:

(1)建议将危急值报告时间改到首列。

(2)危急值患者的处理和用药要体现在护理记录单上。

3、培训:

1)培训计划:

a、分层培训体现不充分,未与层级匹配,如:教学、质控培训N0、N1级护士不需要参加,主要针对N3级护士培训。

b、专业培训内容过少,应以专业培训为主。

c、培训方式应多样化,包括集中讲课、自学、视频、床旁教学,注意对自学要进行监督。

2)缺年度培训总结,注意要有数据做支撑,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、制定改进措施。

4、不良事件:

1)鱼骨图要圈出要因(3-5点)。

2)措施无针对性,建议采用头脑风暴法、QCC分析真因,针对真因制定整改措施。

3)措施粗略,未细化,要细化到:检查是采用什么量表检查,培训是培训什么内容,流程、制度怎么改进。

5、业务查房记录

(1)记录不清,护理措施过少,不建议采用表格式记录。

(2)要提出待解决的问题。

(3)讨论发言记录简单,建议讨论要有指导意义。

(4)无层级体现,建议发言的护士应注明层级,从低年资到高年资发言。

(5)总结内容简单,建议总结要有建设性意义,要有观点。

(6)新技术与新进展:未填写,建议查阅国内外最新指南,以及专业杂志上的新观点。

6、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

(1)讨论内容全是护理常规的内容,未针对护理难点。

(2)无层级体现,建议发言的护士应注明层级,从低年资到高年资发言。

(3)无讨论总结,需补充。

(4)如科室疑难病例少,建议讨论危重、死亡、新技术病例,以及护理措施。

7、随访

(1)随访汇总表上要体现病人提出的意见、建议、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。

(2)随访内容主要是康复情况、饮食情况、护理需求等。

(3)评价不是评价电话是否接通,而是评价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及掌握情况、康复情况等。

(4)随访方式应多样化,包括电话、微信、门诊、上门随访。

本次护理专家通过资料查看、实地指导等方式,对目前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出了92条问题及不足,要求医院对上述问题于2024年5月31日前完成整改,后续公司内审员将对整改成效进行动态追踪,见附件1(护理部问题整改追踪表)。

二、第二轮督导:整改初见成效

针对护理评审专家指出的问题,本公司内审员冯老师、甘老师于2024年6月3日对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督导,发现以下问题尚未整改

(一)护理部

1、护理人员分析

1)床护比未达到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要求,但医院床位使用率只有60%,建议分析中体现床位使用率。

2)建议增加护患比、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比、职称比例、学历比例等分析。

2、人力资源调配

1)调配流程图:流程不清晰,建议重新画图,要体现白班、夜班、节假日分别怎么调配。

2)人员调配要有年度汇总表。

3、护士长考核

1)护士长考核还未落实,建议一年考核一次,考核结果交财务科,纳入绩效分配。

2)考核标准:科研和教学培训分值过高,建议降低分值。

4、护士岗位管理办法:建议临床一线护士和临床非一线护士合并统计,不分开统计。

5、绩效考核方案(草案):

1)建议实行奖励制,不实行扣分制。

2)基础绩效(基本工资、学历、职称、岗位津贴、工龄补贴等)比例过高,建议减少至30%,其他绩效占70%(包括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满意度)。

6、培训

1)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:部分内容属于方案的内容,建议重新梳理制度和方案。

2)规范化培训师资培养方案及计划、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及计划:方案和计划属于不同的内容,应分开制定。

3)2024年分层培训计划

a、高年资护士培训次数多,低年资护士培训次数少,建议调整。

b、无集中培训,建议适当增加几次集中现场培训。

c、未进行网络自学培训的处理措施要在方案或制度中体现。

d、缺培训年度总结,需补充,内容包括参培率、考核率、合格率、存在的问题、改进措施等。

7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

1)质量与安全管理架构图:建议添加质控人员花名册。

2)护理质量反馈表:建议增加检查项目的分析。

3)如有普遍存在的问题,护理部要牵头整改。

8不良事件管理

跌倒案例分析:不规范,无现状把握、原因分析和改进记录,建议重新整理。

9护理查房记录

1)讨论要有中心,不能发散式发言,要围绕查房的目的和存在的问题。

2)要有护理新进展的内容,包括国内外最新指南,以及专业杂志上的新观点。

3)注意选择的病例要有查房的意义。

10疑难病例讨论记录

1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问题建议请营养师和内分泌科护士参与讨论。

2注意护理难点要有针对性,是否是真的疑难点。

3医院疑难病例和危重病例少,可以两个月讨论一次。

(二)消化内科

1、绩效方案: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患者满意度、护理难度体现不明确,建议重新讨论。

2、不良事件无讨论分析,需补充完善。

3、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:针对突出的质量问题无分析改进,如3月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得分率低,为87%,应分析原因、制定改进措施,体现PDCA循环。

4、优质护理实施方案

1)方案未体现专科特色。

2)建议用台账的形式体现。

(三)消毒供应室

1、应急预案:

1)补充应急处理流程图。

2)应急预案内容少,建议核对内容是否齐全,并补充完善。

2无菌物品存放区不能一周开展一次质量检查,需每天进行质量检查。

3现场流程: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流程逆向,不符合院感要求,是扣分点。

4消毒供应室对新生儿科奶瓶清洗、口腔科器械清洗要进行监管。

(四)手术室

1、无菌包检查记录表:对表格中无问题的空格要做标记,标记的符号自行规定。

(五)普外科

1、排班表:N0级护士管理危重病人,与护士的能级不匹配,应由N2及以上级别护士负责护理危重患者。

2培训:缺年度培训总结,注意要有数据做支撑,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、制定改进措施。

3不良事件:

1)措施无针对性,建议采用头脑风暴法、QCC分析真因,针对真因制定整改措施。

2措施粗略,未细化,要细化到:检查是采用什么量表检查,培训是培训什么内容,流程、制度怎么改进。

4业务查房记录

1讨论发言记录简单,建议讨论要有指导意义。

2总结内容简单,建议总结要有建设性意义,要有观点。

3新技术与新进展:未填写,建议查阅国内外最新指南,以及专业杂志上的新观点。

5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

1)讨论内容全是护理常规的内容,未针对护理难点。

2如科室疑难病例少,建议讨论危重、死亡、新技术病例,以及护理措施。

本次为期一天的督导发现已整改47条问题,整改率为51%。尚有45条问题未整改,公司项目部针对这45条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整改意见,并和科室确认整改期限。

三、第三轮督导:持续推进优化

针对第二轮督导未整改的问题,本公司冯老师、王老师于2024年6月20号再次对现场进行督导,发现以下问题仍未整改

(一)护理部

1、护理人员分析

1)床护比未达到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要求,但医院床位使用率只有60%,建议分析中体现床位使用率。

2)建议增加护患比、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比、职称比例、学历比例等分析。

2、护士长考核

1)护士长考核还未落实,建议一年考核一次,考核结果交财务科,纳入绩效分配。

2)考核标准:科研和教学培训分值过高,建议降低分值。

3护士岗位管理办法:建议临床一线护士和临床非一线护士合并统计,不分开统计。

4绩效考核方案(草案):

1)建议实行奖励制,不实行扣分制。

2)基础绩效(基本工资、学历、职称、岗位津贴、工龄补贴等)比例过高,建议减少至30%,其他绩效占70%(包括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满意度)。

5培训

1)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:部分内容属于方案的内容,建议重新梳理制度和方案。

2)规范化培训师资培养方案及计划、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及计划:方案和计划属于不同的内容,应分开制定。

6疑难病例讨论记录

1糖尿病患者的营养问题建议请营养师和内分泌科护士参与讨论。

2注意护理难点要有针对性,是否是真的疑难点。

(二)消化内科

1、绩效方案: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患者满意度、护理难度体现不明确,建议重新讨论。

2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:针对突出的质量问题无分析改进,如3月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得分率低,为87%,应分析原因、制定改进措施,体现PDCA循环。

(三)消毒供应室

1、现场流程: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流程逆向,不符合院感要求,是扣分点。

(四)普外科

1、排班表:N0级护士管理危重病人,与护士的能级不匹配,应由N2及以上级别护士负责护理危重患者。

2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

1)讨论内容全是护理常规的内容,未针对护理难点。

2如科室疑难病例少,建议讨论危重、死亡、新技术病例,以及护理措施。

本次为期一天的督导发现已整改30条问题,整改率为82%。尚有15条问题未整改,公司项目部针对这15条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整改意见,并和科室确认整改期限。

四、第四轮督导:整改接近完成

2024年7月20号冯老师针对前两轮督导未整改的问题对医院再次进行现场督导,发现以下问题尚未整改完善

(一)护理部

1护士长考核

1)护士长考核还未落实,建议一年考核一次,考核结果交财务科,纳入绩效分配。

2)考核标准:科研和教学培训分值过高,建议降低分值。

2绩效考核方案(草案):

1)建议实行奖励制,不实行扣分制。

2)基础绩效(基本工资、学历、职称、岗位津贴、工龄补贴等)比例过高,建议减少至30%,其他绩效占70%(包括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满意度)。

3培训:规范化培训师资培养方案及计划、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及计划:方案和计划属于不同的内容,应分开制定。

(二)消毒供应室

1现场流程: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流程逆向,不符合院感要求,是扣分点。

本次督导发现已整改24条问题,整改率为93%。尚有6条问题未完全整改。督导组要求医院在等级评审三甲复评前完成最后整改,并确保所有措施落实到位。   

五、医院等级评审三甲复评反馈与总结

2024年8月,医院等级评审三甲复评现场评审中专家组针对医院提出35条问题,其中护理组3条问题,具体如下:

1、部分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不健全,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不充分,对不良事件和护理质量缺陷的分析不到位,质量改进成效不显著。建议:医院应加强护理质量教育,提高科室人员对护理质量标准的掌握程度,扩大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范围。及时:系统、准确地开展护理安全事件统计与分析,并进行有效整改。同时,充分挖掘和发挥民族地区优势,更多地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护理服务,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。

2、医院临床护理人员不足,其中高级职称、高学历层次人才占比低,人力结构有待优化。建议:医院应根据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相关要求,结合医院和科室发展规划,分层、分阶段地进行护理人力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。同时,可通过优化护理岗位设置,促进护理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,使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与结构持续改善。

3、医院手卫生监测方式不统一,不同科室监测的手卫生时机数差异较大,不能较好地进行横向对比。现场抽查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,理论与实践操作均存在不足。建议:医院应加强手卫生管理科学化,进一步研究制定适合医院实际的手卫生管理制度,实施科学、规范的手卫生监测、评估、反馈与于预机制,并持续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与能力。

通过四轮系统化的指导与督导,医院对我司提出的问题整改率达到93%,护理管理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。这一过程不仅为三甲复评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医院未来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结语

医院等级评审中护理质量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,需要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。XX医院通过专家指导、公司人员多轮督导和持续整改,在护理质量管理、流程优化及安全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医院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,深化护理服务内涵,为患者提供更优质、更安全的护理服务。

附件:xx医院护理部问题整改追踪表截图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