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访谈1:新标下医院还准备资料吗?
前言: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于2025年6月10日正式印发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(2025年版)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,同时废止了2022年版的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。其中在优化评审方式,减轻基层负担方面提到取消现场检查,完全依赖线上数据监测(占比100%),禁用“千分制”评审。近日我们带着相关问题拜访请教了政策顾问梁老师。
小编:许多医疗机构就询问医院等级评审以后不现场检查了,还需要准备各种现场检查的资料 吗?
梁老师:我可以肯定地答复:需要!不但需要,而且会更加严格严谨!
小编:为什么这么说呢?
梁老师:先直白地说吧,评审总得看点东西吧。医学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,没有办法完全使用数字表达。没有办法完全使用数字表达就得用文字表达,文字表达就是原来的各种资料。
其次,不现场检查就得线上审查吧。线上审查不可能完全人工,必然性地使用各种智能软件审查,软件审查就没有任何灵活性了,有可能意思正确但表述不符合规范,对不起,现场检查的话你是可以过关的,但软件审查你就死定了。之所以我说不但需要,而且会更加严格严谨!
并且新增了数据真实性核查机制,需要数据可溯源。也说明了两点,一是线上审查一定会有错误,二是对重大问题要到现场核查,现场核查你总不能凭空口说吧。
第三,取消现场检查,并没有说不到现场抽查。现场抽查也得要看资料。
总之,千万别报侥幸,取消现场检查更大的是减轻评审组织建构的负担,而不是让你轻轻松松蒙混过关。
林雪林医管经多方学习研究,和专家们一致认为:
一、“评审总要‘看’东西”——数据是核心,文字是载体!
1.医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,很多内容无法仅用冰冷数字完全表达。线上数据监测成为100%的评审依据,这意味着支撑这些数据的文字记录、制度流程、分析报告等“资料”变得空前重要!
2.线上评审看的不是数据,而是医院提交的海量、规范、可追溯的“证据链”。这些“证据”就是原来现场检查时需要查阅的各种资料(病历、制度、培训记录、质量分析、应急预案等等)的数字化和规范化呈现。
二、“软件审查无情面”——精准度与规范性要求飙升!
线上审查必然高度依赖智能审核软件。软件审核没有“人情分”,没有“解释空间”!你的资料表述哪怕意思正确,但只要格式不规范、用词不标准、逻辑不清晰、佐证不充分,在人工检查时可能沟通解释后过关,但在软件审查面前,很可能直接判定为不合格。这就是专家说“要求更严格”的关键所在——容错率极低!
三、“线上存疑必溯源,重大问题可抽查”——资料是生命线!
线上审查可能发现疑点或错误;对于重大存疑问题或数据异常,评审组织有权启动现场核查!新政新增了严格的数据真实性核查机制,要求所有上报数据必须可溯源。这本身就说明两点:一旦被抽中现场核查,您拿不出扎实、完整、即时的原始资料或无法清晰展示数据来源和流程,如何自证清白?资料是应对一切核查的“硬通货”!
取消现场检查,核心是优化评审方式、减轻评审组织方的负担,绝不是降低评审标准或让医院“轻松过关”! 相反,它将对医院的日常管理、数据治理、资料规范性、信息真实性提出前所未有的高标准、严要求。准备充分、严谨、经得起智能软件和溯源核查的“资料”(即数据背后的完整证据体系),是顺利通过2025版等级评审的基石和命脉!
林雪林医管提醒: 新政已至,主动适应,精耕细作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!